当前位置: 首页 > 四年级 >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2024年03月07日 08:30:17 访问量:12

 PPT角落LOGO

6 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重点

阅读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词句表达的准确性,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膨”为后鼻音;“钝、吨、斤、仅、”读前鼻音,其中“崭”又读翘舌音;“辟”读“pì”,不要读成“bì”。“末”与“未”容易混淆,利用说文解字区分;“隧”字的笔画比较多,重点指导书写。

2.阅读理解

理解“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去读书、去学习,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引导学生以多种形式细心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语言运用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等语言实践的过程中,都以学生为主体,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有序地展开。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钝、仅”等13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正确读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过程

板块  导入新课,了解恐龙

1.谈话激趣,了解恐龙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新朋友。(出示:恐龙)看到“恐龙”这个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形象?请用一个词语概括。

生:高大

生:凶猛

生:笨拙

师:你认识哪些恐龙呢?

生:样子奇特的剑龙,凶猛的霸王龙,笨重的马门溪龙

师:老师对恐龙也很感兴趣呢,我也很想来和大家交流交我流课前收集到资料

师:我们知道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但是现在已经灭绝了。然而谁会想到这种庞然大物竟然很可能与小巧玲珑的鸟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出示鸟儿飞翔图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生: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样吗?……

师: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从课前查找到的相关恐龙资料入手,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了解,启发谈话,丰富学生的认知,在交流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相机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题之后,启发学生质疑,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

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学习(出示自学要求)。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不懂的地方也可以查字典或工具书。

2.出示词语:

(1)借助拼音,自己试着练习将这些字音读准,难读的词语你可以多读几遍。

小结:第一行前鼻音,读准声母 “辟”读“pì”,不要读成“bì”。“qi”,注意声母

(2)我们把这些生字送回词语里,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准吗?和老师对照一下吧!(老师读)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再次读准字音,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需要,你都可以按下暂停键。

3.生字词会认了,再来看看这些词语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读课文,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于下列意思相相应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

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的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的精辟语句。点睛之笔

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茹毛饮血

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毋庸置疑

形容高兴、兴奋到了极点。(欣喜若狂)

师:和老师给出的答案对照一下,看看你都答对了吗?

师:课文中还有一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词语——中生代,你觉得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你理解呢?

生:查字典

生:找资料

生:向他人请教

师:这些都是不错的注意,老师就是通过查找资料来理解这个词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4.好了,现在扫清了阅读障碍请大家把生字新词送回课文中,再去练习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5.刚才,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

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飞向蓝天的恐龙和地上行走的恐龙一样吗?……

默读课文,看看你是否能自己找到答案?

师: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这个答案藏在课文的哪个段落。

生:第四自然段

师: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的过程——(第4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

生:12自然段: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和依据

生:第5自然段:最后写到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师:最后剩下第3自然段,写到科学家希望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他与哪个自然段联系更紧密一些。

生:第4自然段

生:开头以设问的形式承接了上文恐龙的羽毛,引出下文恐龙的演化过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6.小结:我们根据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脉络。于是,我们发现文章先提出假说——寻找证据——重现演化过程——表达美好愿望。作者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有条有理写清楚的。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生字新词较多,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能力;教师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增强了教学活动的目的性。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了学生分析观察的能力,突破了这节课的重难点。】

板块三 精读第1自然段

1.了解 关于鸟儿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让我们先走进第一板块——关于鸟儿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课文是如何写的

课件出示:

说到恐龙,人们往往会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五彩斑斓的孔雀。

这一个自然段在写法很上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是对比。

师:在对比中强调了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异。恐龙——生:凶猛、笨重、迟钝,而鸟儿呢——生:轻灵、五彩斑斓,你能读出他们的区别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生:老师,我想知道恐龙和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生:哦,就是恐龙变成了鸟儿。

师:真是又简单又好懂。那么作者为什么不这样简单地写出来呢?让我们把这两个句子比较着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

恐龙变成了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预设讲解点:

一支     是不是一只?那是什么?一个分支、一部分

漫长     最早的始祖鸟在1亿多年前出现,从恐龙到鸟有——

师:原来,句子简单虽然好懂,可是如果要表达科学的准确的意思,这些词语是必不可少的。像这样准确的科学用词前半句中也有,如:似乎、大量……

小结:让我们读好这个句子,再次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课文中类似这样用词准确的句子还有很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继续分享。

师: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其实科学界还存在着多种鸟类起源的假说。有人认为鸟类起源于一种早起形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后资料袋。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性,这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了解说明方法。】

2.书写指导。

最后,让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在让我们来看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我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师指导书写“隧”字。左右结构,右边要写得紧凑些,先写双耳刀,左收右方最后写走之,从两部分中间穿过,最后一笔一波三折(视频出示书写笔顺)

“膨”: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部分左后一笔“提”,右边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一些。

师:同学们,鸟起源于恐龙这一假说。但是恐龙是如何经过演变成鸟儿飞向蓝天的呢?究竟又经历了怎么漫长的演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接着学习。

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下期再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条理地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

2.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板块 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复习巩固,听写词语

师:同学们好,欢迎走进状元成才路微课堂,我是糖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拿出作业本,做好听写准备,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听写了。注意书写姿势头正、伸直、脚放平。一笔一划写好每一个字。

课件出示:

笨重 迟钝 交谈 鸽子 末期  描绘 隧道 脑颅 膨大  鸟翼 前肢 开辟  毫不相干 形态各异

师:对照大屏幕上老师给出的答案,你都写对了吗?在写对的词语旁“√”,把错的字圈出来,并在旁边再写两遍。你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

师:文章从——

生1:提出假说——

生2:寻求化石证据——

生3:重现演化过程——

生4:表达愿望,

师:层层深入,让我们领略了恐龙向鸟儿演化的神奇魅力。

师:上一节课,同学们提出了疑问,恐龙与鸟类有什么关系?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再次走进课文,去继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掌握生字新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课前巩固复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词语规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而问题的设置则达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深入文本 质疑探究

1.完成问题(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就发现恐龙与鸟类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相似在哪里呢?为此科学家们又做了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

默读第2段,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让我们用简单的表格来演示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

《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恐龙与鸟类相似之处

 

根据发现提出的假说

 

科学家找到的依据

 

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师: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张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图上了点睛之笔。为什么称这一证据之为“点睛之笔”?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生: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的地方加上的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的精辟语句。

师: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称之为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图上了点睛之笔。

2.完成问题二:(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上节课,同学们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演化过程又是怎样的?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访问中生代的地球,去看看这一演化过程吧!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演化过程有哪几个关键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根据课文内容列提纲。

1先说说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再找出每个阶段关键的一个词句。(PPT2)

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和狗一般大小……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庞大家族……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

第一种恐龙、庞大的家族、一些猎食性恐龙。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几个阶段用简短的话串连起来。

师: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的后代繁衍出一个庞大的家族,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终于飞上了蓝天。

(2)我们发现,第二阶段恐龙庞大的家族描写的特别具体。默读课文,请 你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填写表格。

恐龙的庞大家庭

繁衍生息的情况

它们的特点

角度

形态各异的恐龙

 

 

 

 

 

 

生1:总分结构的句段。围绕形态各异,用总分的方式介绍了恐龙家族家族的庞大。

生2:在总分结构中,分着写的部分则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第一组分写中,两足奔跑与四足行走是从恐龙的形态行走的角度对比着写的。第二组分写中,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与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是从恐龙身形体重的角度对比着写的。第三组分写,凶猛异常的食肉动物与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是从恐龙性情时性的角度对比着写的。都是从不同的方面对比着写的。

但不是简单的总分,分着写是要对比的。

生3:这样的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围绕中心句展开具体描述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会运用

(3)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有一些猎食性恐龙经过漫长的演化,终于飞上了蓝天。对于恐龙“飞行”问题,作者给出了两种推测:

师:一种是树栖的恐龙在树林之间跳跃、降落,慢慢具备了滑翔的能力,并最终能够主动飞行;另一种是生活在地面上的带羽毛的恐龙,在奔跑过程中学会了飞翔。这里推测可以换成猜测吗?

生:当然不行,在课文《琥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推测是有依据,有道理,推断出来的。

师:这种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在我们这篇课文中再一次得以体现。

4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问题解决了,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你会怎样简明扼要地向游客们介绍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的过程呢?你可以借助下面的思维导图来练习说一说。说的时候可以借助上述反映恐龙演化阶段的关键词句,比如表示次序时间的“第一种数”“千万年后”;表示范围的“有些……有些”“其中”,表示转折的“不过另一种看法是”,用上这些词句可让演化过程显得更加清晰,让表达更有条理,自己试试吧!

课件出示:

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411652223\QQ\WinTemp\RichOle\%MV]OIGZ{F4I****@6{~P593.png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究中解惑,自己提出问题,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碰撞、相互补充中,自己找到答案。学生思路通畅而开阔,想象丰富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而流畅,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习方法,突破本课重难点。】

板块 课文延伸 小结提升

师:对于恐龙飞上蓝天的探究,科学家们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们心中还有一个更为美好的愿望呢!那就是——

生: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师:这一进程具体指的是什么?

生: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

比较句子: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科学家们希望能够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生:看着“全面”二字,我们不仅感受到表述的准确严谨,而且可以想象出科学家为不断探寻更多、更充分的证据,付出的巨大努力。

师:像这样准确严谨的句子课文中还有许多,请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科学家提们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其中,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2.通过科学家不懈的努力和探索,越来越多恐龙的化石被发现,并且能够形象直观地再现恐龙生活的画面、演化的过程、灭绝的原因。科学家们对于你们这些未来的接班人寄予了厚望,希望你们能进一步揭示这一演化的历史进程。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性,这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了解说明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朗读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主动地学习,课堂上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抓住契机,激发兴趣。

“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特别是网络,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丰富知识,以自主学习唤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用智慧的眼光去观察与发现,开启一扇探索古生物的科学之门。

2.反复诵读,自主阅读。

恐龙演变成鸟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清恐龙的演变步骤,在反复诵读中学习科学的推理想象与生动有序的表述,并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

3.体会语言,学以致用。

类文链接这篇科普课文语言生动,特别是用词十分准确。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进行细心体会,感悟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体会对比写法的好处,并让学生仿写一个句子,达到从学习过渡到学会运用的目的。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5 琥珀

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重点

    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策略

1.生字教学

本课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可以让学生自主随文识字。有些生字容易和其他熟字混淆,老师可以给一定提示。教“珀”时可以与“伯”进行辨析,读作“pò”;“湃”可以与“拜”进行辨析,读作“pài”。

2.阅读理解

在学生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然后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交流,在交流中理清文章大致内容。也可以先引导学生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梳理虫松脂球的形成与松脂球变成化石的过程。再让学生说说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并总结出这块被发现及由此展开的推测,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琥、珀”等12个生字,会写“怒、吼”等15个字,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15个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单元导学

师:今天,我们将要进入第二个单元的学习。首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本单元导读(出示课件PPT2),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将随着课本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感受科技的精彩。学习过程中,请关注这两个方面:1.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2.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么,就让我们开启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文体

1.出示琥珀图片,揭示课题。

(1)同学们,相信你们对化石都不陌生,那这样晶莹剔透的化石你见过吗?

师:他们叫作松脂化石,也被人们称作琥珀。(板书课题)

(2)关于琥珀,你又有哪些了解呢?介绍有关琥珀的知识。

(3)介绍文体,感受特色。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课题就叫作《琥珀》,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请大家注音读准字音,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琥珀。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科学小品文,也就是文艺性说明文。现在,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推测,去了解这块琥珀形成的传奇故事吧!

【设计意图: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交流同学们课前收集到的琥珀的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初步了解琥珀有光的知识。了解问题特色,引入科学小品文这一概念。】

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B.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旁边做上记号。

2.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师:在刚才的朗读过程中,以下字音是否读准了呢?老师来考考大家,指名读生字。

    你认为哪些字在认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

    “脂——第一声、嗡——后鼻音、湃——读准声母”,对于这些难读的字, 示例:“珀”读“pò”,不要读成“bó”;“脂”读“zhī”,不要读成“zhǐ”;“湃”读“pài”,不要读成“bài”。

②还有一些字形容易和我们学过的混淆“脂和指”,“晌和响”,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他们不同的偏旁来帮助区别记忆。

3.本课还有一个我们需要掌握的多音字。

4.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1)说文解字识记“餐”字。

课件出示:

,餐,吞食。采用“食”作部首,采用“”作声旁。

指导书写“餐”字。在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又的捺变成了点,食字的撇捺要舒展,将上面的部分稳稳托住,食字下面的捺也变成了点。

“拭”左窄右宽,左边的“扌”注意第三笔是提,右边的最后一笔斜勾写的长一些,落笔和提手旁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多写最后一笔撇。

5.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同学们是不是还遇到了一些不太理解的词语,读一读大屏幕上的注释,你能把相应的注释和词语之间连起来吗?对照老师给出的答案,你连对了吗?

6.其实,除了根据注释来理解词语,我们也可以通过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7.我们会认、会写这些生字词了,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把它们送回课文中去,再去读一读课文,相信你一定能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8.整体感知。

(1)理清思路。学习了生字、词语后,再次走进课文。默读课文,想一想边思考本课的行文思路。

课件出示:

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一个内容。

生:课文先写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再写琥珀被发现,最后写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2)概括主要内容。

(3)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人们根据一块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发现的,以及有什么价值。

结束语: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重温了理解词语的方法,还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解决课文中的新字生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初读课文,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感知,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下期再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琥珀形成的过程。

2.能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弄清科学家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琥珀》。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拿出作业本,做好听写准备,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听写了。一笔一划写好每一个字,注意书写姿势。

课件出示:

怒吼  拂拭  松脂  美餐  划动  渗出  挣扎  一番  埋没  冲刷 

推测  半晌  详细  热辣辣

师:对照大屏幕上老师给出的答案,你都写对了吗?在写对的词语旁“√”,把错的字圈出来,并在旁边再写两遍。你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

4.上节课,我们还梳理的文章脉络,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围绕琥珀写了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也自然衔接本课时的学习。】

二、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究中解惑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块琥珀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知道——

生1: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生2:里面有一只小苍蝇和一只蜘蛛。

生3:这块琥珀是金黄色的。

师:这篇文章只用了短短几十个字给我们描述了琥珀真实可见的样子,而其他大量的文字写得都是的想象、推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师:课文读到这里,你的小脑袋瓜里一定冒出了许多的小问号?你有什么疑问呢?

生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生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生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师:那么我们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吧!

1.推测琥珀形成的过程。

(1)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推测”,有同学马上想到了我们上节课讲到的换近义词的方法,推测——(推想),还有同学想到了查字典的方法:根据已知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这样的想象可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要有事实依据的想。

(2)作者是如何推测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他推测的依据又是什么呢?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吧?

天气热,所以,作者推测故事发生在(出示句子):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绿叶在树上飒飒地响。

课文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天气热?(出示句子)

生: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

生: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师:这些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炎热,这也是老松树渗出松脂的前提,渗出的松脂散发出来的香味,吸引了小苍蝇所以小苍蝇才会停在大树上,因此才会有回叙的故事。作者思维严谨,考虑周全。(大家可以按下暂停键,有感情朗读这几个句子。)

2.合理想象、推测琥珀形成过程

师:这块琥珀之所以很少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一块琥珀里关注了两只小生物。作者是如何想象、推测这一巧合的呢?读同学们默读29段。

生: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小苍蝇当作人来写,写出了小苍蝇的轻盈与自在。

生:“展开、伸、掸掸、拂拭” 抓住这样一些动作, 写出了小苍蝇悠闲自在的神态。“慢慢爬 、划动”,写出蜘蛛抓苍蝇时的小心翼翼。

生:“刚好、突然、正好 ”体现巧合。作者正是抓住这一个个关键的瞬间,把这个故事写得生动有趣的。

师小结:也正是作者巧妙抓住动作,准确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才让文章的语言更将生动有趣。抓住那一个个关键瞬间,把故事写得精彩。

过渡: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最后积成一个松脂球,把两只小虫重重包裹在里面。这颗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天气热,因为只有在炎热的夏天里,松树才能渗出松脂。松树老,因为只有老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一大滴的松脂。苍蝇和蜘蛛正好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来把它们一齐包住。

师:可是松脂球并不等于琥珀呀,它还需要学生默读课文读课文,找一找琥珀形成还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交流。

师:经过漫长的时间、地壳变化 淹没森林 泥沙掩埋这块琥珀终于形成了。  

(课件出示:松脂球——化石(琥珀))

师小结通过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作者展开合理想象,推测出了琥珀是如何形成的。

3.你能借助板书,说一说这块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老师给出的提示。

提示时间:

      地点:

     人物:

     怎么样:

生:几万年前的一个夏天,一只小苍蝇飞进了松树林中,停在一棵老松树上,一只蜘蛛悄悄地爬过来,想捕食小苍蝇。就在蜘蛛扑向苍蝇的时候,一大滴松脂滴下来,将它们都包住了。松脂继续滴下来,积成了一个松脂球。后来,陆地沉下去,树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被在泥沙下面。又经过了千万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琥珀。

4.师小结:科学家根据这块琥珀的特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推测,第一,这个特殊的松脂球的形成,离不开四个条件:炎热的夏天,太阳光很强烈;在松树林里,许多老松树渗出松脂;苍蝇和蜘蛛碰巧在一起,一大滴松脂凑巧滴在它们身上,把它们一齐裹住;松脂不断往下滴,将苍蝇和蜘蛛重重包裹在里面,最后形成了松脂球。第二,这个松脂球变成化石——琥珀,同样也需要四个条件:漫长的时间;地壳的运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松树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被埋在泥沙下面成了化石。这样就能推测出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过渡:琥珀被发现,这个部分也是作者的想象、推测。

5.我们在来看看下面这段文字,读一读课后连接找出课文的相关段落,体会他们在表达上的不同。你们发现了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吗?

课文:生动 形象 趣味性  链接:语言简洁、准确 条理分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究中解惑,自己提出问题,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碰撞、相互补充中,自己找到答案。学生思路通畅而开阔,想象丰富而合理,语言表达清晰而流畅,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学习方法,突破本课重难点。】

.小结延伸

1.课文通过一块小小的琥珀,展开合理想象和推测,给我们讲述了这块琥珀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有趣极了。仔细地读课文,课前大家提出的疑问也依依的迎刃而解了。

2.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究中解惑。科学家们也正是这样去做的。像《琥珀》这篇课文所描述的,结合事实依据,大胆的想象,科学家们还通过合理推测,为我们还原了许多地球上早已灭绝的动物,比如说恐龙。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完成状元成才路系列图书对应课时的练习

教学反思

教学《琥珀》时,我主要引导学生围绕“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这一单元语文要素进行。

1.“主题教学”使语言学习充满情趣。

在教学的主体部分设计了两个情境,让学生想象琥珀形成的经过,能巧妙地将朗读指导、口语交际练习、词句理解等环节穿插其间。这些语言活动使师生间的互动流畅自然,就像平时的闲聊,但比平时的闲聊更注重内在的严谨逻辑。学生也完全置身于充满趣味的教学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不知不觉中既积累了语言,又获得了独特的体验。

2.实现“用教材教”。

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课根据课文特点,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确定为教学重点,但没有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将课文解构,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思考中质疑,在探究中解惑,教学环节层层递进,相关知识得到整合,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都得到快速的提升。

整篇课文的教学中,老师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不受制于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老师完全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表达,类文链接根据自己的方式讨论、交流、学习。学生们时而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历史的长空里翱翔,时而又回到现实世界提出一个个疑问。课堂上,学生的心灵是自由的、开放的,他们的思想也是自由的、开放的,课堂由此生机勃勃。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6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将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教学难点

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学生可以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自学大部分的字。“率”字是多音字,在“死亡率”这个词中读“lǜ”;“康”字被包部分的下半部分不要写错;“蔬”字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

2.阅读理解

主要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探究,采取“读—画—议—悟”的方式,自读自悟,学会自己分析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纳米技术造福人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语言运用

学习课文中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能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纳、拥”等15个字,正确读写“纳米、无能为力”等16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课文中出现的科技术语,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师:这节课我要先请大家观看一段影片。

(出示:《西游记》中的片段)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趁铁扇公主喝茶时进入了铁扇公主肚子,是不是很神奇呢!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这更神奇的事物。

(2)课件出示医用纳米机器人工作时的图片。

师:这是一张医用纳米机器人工作时的图片,它可以清理人体血管垃圾,可以将人脑与云脑连接,可以送药、手术……这样微小而具有神奇功能的机器人,就是用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制造的纳米机器人。今天让我们走进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2.了解作者

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本文的作者:

课件出示:

刘忠范,1962年10月出生,吉林九台人,物理化学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和纳米化学研究。主要作品:《纳米材料分析》《纳米电子学基础研究》等。

3.初读课文,大胆质疑(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什么是纳米?

生1:什么是纳米技术?

生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纳米的哪些知识?

生1:纳米的新奇特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设计意图:用视频、图片导入新课,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课题中质疑,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引起阅读期待。】

板块二 学习字词,整体感知

1.学习生字词

师:究竟什么是纳米?它的新奇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快快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特别是课文中的科技术语,把课文读通、读顺。

  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字

师: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准字音。你们发现第一行字的字音有什么特点吗?

生:第一行:后鼻音。

师:还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我们特别注意呢?

生:“灶”读平舌音

师:本课还有一个多音字:“率”,它还有另一种读音,第二课我们曾学过,你记得吗?(课件出示“率”的读音)

(2)识字游戏。

师:看这些调皮的生字娃娃藏到了气球后面,只要你读准它的字音,这些气球就能飞上天,让我们一起放飞气球吧。

(3)去掉拼音读词语

师:这些词你能读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些科技术语,读准这些词才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课件出示:

纳米技术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天梯 吸波材料 探测雷达 癌细胞 病灶 缓释技术 死亡率

师:这些科技术语具体含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或向他人请教。

(5)你能将这些词语解释与词语连起来吗?

无能为力     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

预防         用不上力量;多指没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或解决某个问题。

病灶         事先防备

师:现在,我们把这些生字词送回到课文里,这一次你一定能把读准字音读得更准,读好这些科技术语。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课件出示:

什么是纳米?

什么是纳米技术?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纳米的哪些知识?

纳米的新奇特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师:默读课文,看看你是否能自己找到答案?

2.整体感知

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关于纳米的哪些知识?

生:纳米技术的含义、应用及对未来的影响.

师: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3部分,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同一个意思来写的呢?

生1: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什么是纳米技术。。

生2: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介绍了在我们身边的纳米技术以及纳米技术能让人更健康。

生3: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讲了在不远的将来,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课文的生字、新词,还根据课题引发疑问,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了解了文章内容,理清了脉络。

3.学习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

出示课文1、5段。比较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思考:课文的结尾与开头有怎样的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浑然一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

4 下面让我们来学写本课的生字。在让我们来看看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我和你们想的一样吗?

健:建字底注意穿插

康:撇画舒展,弧度不可太大(随视频书空)

师小结:纳米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高新技术,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纳米技术讲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下节课我们继续探寻纳米的世界。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本课生字新词较多,而且科技术语较多,因此教学时将学生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引导他们主动识字读词,力求识用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下期再见!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的奥秘。

2.有科学依据地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板块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好,欢迎走进状元成才路微课堂,我是糖老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师: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同学们还记得吗?请大家拿出作业本,做好听写准备,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同学们准备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听写了。注意书写姿势头正、伸直、脚放平。一笔一划写好每一个字。

课件出示:

纳米 拥有 杀菌  除臭  蔬菜   钢铁 隐形 健康 细胞 疾病 预防 病灶 需要  碳纳米管

师:对照大屏幕上老师给出的答案,你都写对了吗?在写对的词语旁“√”,把错的字圈出来,并在旁边再写两遍。你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课本课的生字词,初步了解了文章的内容。知道这篇课文围绕纳米,

生:从纳米技术的含义、运用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几个方面来介绍(PPT4)

师:让我们对纳米技术的充满了好奇。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在纳米世界里感受纳米技术的神奇与魅力。

【设计意图:掌握生字新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课前巩固复习,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词语规律,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而问题的设置则达到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目的,这样的方式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板块二  质疑探究 感受“神奇”

1.回顾问题,自主探究(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上节课大家就课题提出了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课件出示:

什么是纳米?

什么是纳米技术?

纳米的新奇特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

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纳米?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相机板书:纳米小)

2.感悟纳米的“小”。

课件出示: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非常非常小。

纳米是非常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

师:你觉得上面哪句话写得更好?为什么?

生:第2句写得好,用具体的数字“十亿分之一”写出了纳米的小,突出了纳米是很小很小的长度单位这是我们说明文当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叫作——列数字。。

师:再读这句话,读出纳米的小。

师: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向我们生动地介绍了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

课件出示:

如果把直径为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相当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

生:作者通过“1纳米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和“乒乓球放在地球上”对比的来介绍纳米的小。

师:这种方法叫作作比较,我们在上第6课的学习中学到过。再读句子,你还能从哪感受大纳米的小?

课件出示:

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一般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不仅肉眼根本看不见,就是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也无能为力。这种小小的物质拥有许多新奇的特性,纳米技术就是研究并利用这些特性造福于人类的一门学问。

师:人类和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无能为力的事情,纳米技术却可以做到,这就是纳米技术的“神奇”。作者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纳米技术的“神奇”之处。

师:课文先提出问题——(生)什么是纳米技术呢?这句是总写,再分写——(生)纳米技术的研究对象……通过这样总分的方式,让我们对纳米有了初步了解。

2.学习第3、4自然段

师:运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我们接着学习第3、4自然段,体会纳米技术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课件出示: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冰箱的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能够使食物保质期和蔬菜保鲜期更长。

“碳纳米管”比钢铁结实百倍,而且非常轻。

最先进的隐形战机上用到一种纳米吸波材料,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

师小结:通过这些不同的例子,反映出纳米技术应用的广泛,冰箱涂层、“碳纳米管”材料、隐形机都用到了纳米技术,它实实在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此可见“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总写

分写

说明方法

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

举例子

 

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作比较

课件出示:

小结:作者通过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癌症检测为例,说明了纳米技术的巨大作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药效时间上的比较,突出纳米技术在药品方面的惊人效果。

小结:3、自然段都是围绕纳米技术的运用来写的,与第2自然段一样,都是运用先总后分的写法。

3.拓展延伸

纳米技术早已悄悄进入我们的生活,你们看

课件出示:

洗衣机、高性能彩色打印墨粉等都采用了纳米技术,可以不沾油、不沾水。

在火箭燃料中加入不到1%的纳米铝粉,就可将燃烧热能增加一倍。

纳米技术应用在陶瓷上,可使陶瓷具有超塑性,大大增强了陶瓷的韧性,让陶瓷坚固无比。

自洁玻璃在玻璃表面上涂抹一层特殊的纳米涂料后,使得含水、甚至含油的液体难以附着在玻璃的表面。

师:我们不禁要说,纳米技术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它就在我们身边,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加健康,生活更便利!

回顾整篇文章,从问题中来,解疑中去,最后回归问题,结构完整,条理清晰。

【设计意图: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因此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时,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进行了指导,在交流时适时引导学生随文学习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既让学生直观具体地感受到纳米技术的“神奇”,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板块三 大胆想象,创造“神奇”

1.大胆想象,联系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神奇的纳米技术的知识。下面请同学们放飞思维,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让你利用纳米技术,你会把它运用到生活中的哪些方面?

课件出示:

以“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或“纳米技术可以使人们……”为开头,采用“总—分”的写法,写一段话。注意用上学到的说明方法哟!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体验了阅读的快乐,了解了科学小品文的写作特点,一起遨游了科技的世界,领略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课后同学们还可以继续了解有关纳米科技的最新知识,感受它的神奇与魅力。

2.学生写话练习。

3.分享点评。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进一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用词的严谨性,这也是这类科普文的一大特色,了解说明方法,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向我们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纳米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广阔前景,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教学时,我首先与学生进行谈话交流,由《西游记》中孙悟空变身成虫子钻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的故事,引入课文,现在有纳米技术也非常新奇,让学生有了学习课文的兴趣。

2.问题教学贯串课堂

我让学生先默读课文两遍,并从中提出问题,按课文的顺序提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什么是纳米技术?然后让其他学生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并说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借机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方法的作用及答案格式,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掌握答题技巧。接着,学生有的问:纳米技术的新奇体现在哪里?这是文章的重点,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并在小组内讨论后得出结论;然后有的同学提出:纳米技术有哪些应用呢?将来会怎么发展呢?学生在阅读中找出答案,问题全部找到答案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比较透彻了,比老师讲解的效果要好了很多。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教学目标

1.认识“揽、焰”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民族自豪感。

3.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在阅读中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四字词语较多,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并主动积累。“嫦娥奔月”的“奔”读“bèn”。

2.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围绕“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这一问题展开阅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再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3.语言运用

本课按照“提出问题—默读思考—讨论交流”的思路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然后出示阅读指导,让学生自读自悟;最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感受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坚持不懈、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  激情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提到祖国的航天事业,你会想到什么?是“神舟五号”成功升空,还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亦或是那些为了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的宇航员们。

师:每当想起这些,你是不是像我一样,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的课题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师:读了课题,你最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呢?(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生1:千年梦指的是什么?

生2:千年梦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时空飞船,沿着时间隧道,一起去了解我国数千年的飞天梦的实现历程。

【设计意图: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课前视频、图片及老师饱含激情的配音能让学生情绪高涨,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饱满的学习热情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基本保证。】

板块二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出示学习提示

课件出示: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给课文标上自然段。

★遇到难读的字、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2.学习字词。

(1)课件出示词语

(2)四字词语,师相机正音:“奔”读“bèn”。

你发现这些词语排列的规律了吗?

生1:第一行的词语与传说、想象有关;

生2:第二行的词语与现代航天有关。

师:文中像这样的四字词语还有很多,课后你可以找一找,并摘抄下来。大家可以把这些字词送回到课文中去,再次练习朗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展现了中华民族追寻“飞离地球、遨游太空”飞天梦的历程。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根据文中的时间线索,自己试着填一填飞天梦的发展历程。

时间

发展历程

古代

 

我国明代

 

1970年7月4日

 

2003年10月1日

 

2007年10月2日

 

2019年1月3日

 

小结:抓住时间线索,利用上面的表格,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梳理文章内容。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也可以用上这样的方法。PPT14

【设计意图: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并进行归类,能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概述文本的能力。抓住时间线索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能够快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内容。】

板块三  梦圆成功,追根溯源

1.精读课文,质疑解惑(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接下来我们重点探讨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思考: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逐步实现的?

阅读方法:找一找,画一画,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批注。

师:你找到了哪些句子,你从这些话中读出了什么?

课件出示:

  ★在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有人飞上天、空中飞车的传说,还有“鲲鹏展翅”“九天揽月”的奇妙想象。

生:中国劳动人民富有激情、想象力,这些神话传说,说明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之早

  ★传说,我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利用火箭上天的人,他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生:万户勇于探索,是人类飞行探索的先驱

  ★数百年来,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生:这句话写出了人们对飞天梦想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那穿越苍穹的《东方红》乐曲,让海内外华人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生:中国第一课人造卫星升空,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十余年的不懈努力……

生:载人飞船的成果,靠的不是个人,而是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是大家团结协作的成果。

师小结:同学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就是这样逐步实现的,通过艰苦卓绝得以实现,作者在课题中用一个“圆”字——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课题

师:正因为中华民族有理想、有追求、勇于探索、坚持不懈、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更有着默默奉献、团结合作的科学精神,“神舟五号”终于顺利飞上了天。让我们再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设计意图:本板块以教师引导为主,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我展示中学习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体现了教师引导者的角色。】

板块四  回顾“神五”,点燃激情

1.回顾“神五”,体会情感

视频(神舟五号升空)(配视频读)

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宛若一条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生: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火箭升空比作巨龙翱翔,流露出中华人民的自豪与骄傲)

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情感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

师: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又有哪些喜讯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7自然段。

师:近年来,我国航天的新成就远远不止这些。“神舟六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一号”相继升空。

师:你还知道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哪些最新成就?

课件出示:

●2016年9月和10月,“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形成组合体并稳定运行,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突破掌握了航天员中期驻留、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

●2017年4月,我国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和补给等关键技术,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积累经验。

●面向未来,我国航天事业还有许多“大动作”。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行星穿越探测等为代表的深空探测工程,备受关注的“探月工程”,以及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等。

●北斗导航系统到“天眼工程”的高分专项,再到实践十三号高通量通信卫星……一系列普惠民生的航天重大工程为大家绘出了一幅由航天高科技支撑的美好生活画卷:不论身在何方,“北斗”帮你导航;足不出户,“风云”帮你知天象;万米高空的飞机里上网、打电话也不再是梦想。

……

师:“千年梦圆在今朝”,这样美丽而又辉煌的成果,怎能不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中华民族高兴、自豪、欢欣鼓舞呢?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课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激动地告诉全世界—— 

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师:让我们骄傲地告诉全世界——生:千年梦圆在今朝。

2.课堂总结。

师: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万户的勇于实践,炎黄子孙的不断尝试。新中国成立后,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到“神舟五号”,再到探月工程,一次次的瞩目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团结协作,自主创新……这些都是千年飞天梦实现的重要原因。

千年的飞天梦圆在今朝,但更高更远的飞天梦却缘起今朝。同学们,让我们发扬前辈的精神,在科学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老师会为你们明天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设计意图: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归整体,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流程。学生再次朗读课题,会将自读后的感受以及课堂学习的感受融入其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这样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飞船发射的壮观场面,而且给学生传达了两个信息:一是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祖国未来的发展要靠年轻一代。】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1.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2.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相关内容练习

教学反思

1.借助多样化多媒体手段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授课时,我借用视频播放、图片展示、音频播放等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朗读形式多样化。

譬如为了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上播放了“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真实场景,资料袋在播放的同时,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飞船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学生的心头,让学生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让他们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教学目的。

3.学方法,用方法。

把课堂还给孩子们,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把在前面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运用在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吾课网****第二单元 做个问不倒的小博士

一、目标与内容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单元57个生字,会认2个多音字,会写45个生字和45个词语,理解“拂拭、前俯后仰、欣喜若狂”等词语。

2.能根据要求,介绍事物的演化过程;能把科技术语读正确;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3.在阅读科普类书籍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问题。

4.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

(二)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学习内容

学习重点

教材内容

●精读课文

5琥珀

6飞向蓝天的恐龙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略读课文

8*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识字加油站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补充资源:《琥珀物语》

1.在阅读中,能提出问题,并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2.能根据要求,介绍事物的演化过程;能把科技术语读正确;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3.能够借助图示,清楚地介绍自己要发明的东西;能够根据别人的建议修改习作。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是四下第二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选编了《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三篇精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琥珀》一文作者根据琥珀的样子,展开合理的想象,推测了它的形成过程,揭示了琥珀的科学价值。《飞向蓝天的恐龙》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文中展示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证据,介绍了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千年飞天梦圆今朝》记叙了中华民族追寻飞天梦的历程。四篇选文或关于科学推测,或关于科学假说,或关于新兴科学,或关于航天发展,角度各不相同。前两篇课文侧重于发现自然中的奥秘,后两篇课文侧重于介绍新科技的精彩。本单元的习作是“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与“自然科技”的单元主题是紧密相关的。习作训练能激活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习作中还提示了通过图示来构思习作内容的习作方法。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紧承四年级上册“阅读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的语文要素。这样安排意在继续增强学生主动提问的意识,强化从不同角度提问的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好奇心阅读,激发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阅读时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习惯。在提问题的基础上,本单元还提出了“试着解决问题”的进一步要求。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有3篇课文的课后都提出了“提问题并解决”的要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琥珀》的课后给出了“提问题”的示范举例;《飞向蓝天的恐龙》课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要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提示“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式。“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栏目中,归纳了解决问题的三种方法。本单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语文要素的落实是逐层深入,梯度推进的。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试着解决问题,做个问不倒的小博士。

二、情境与任务

(一)学习情境

那块透明的琥珀是怎样形成的?鸟类的祖先真的是恐龙吗?纳米技术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与蓝天、森林、大海,过去、现在和未来对话,发现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精彩。在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记下奇思妙想,做个问不倒的小博士。

(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

1.任务框架

IMG_256

2.内容安排

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

探寻自然的奥秘

3

《琥珀》

《飞向蓝天的恐龙》

新科技发布会

4

口语交际:说新闻

语文园地之“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千年梦圆在今朝》

我的奇思妙想

4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三)设计说明

本单元以“做个问不倒的小博士”为主题,整合三个任务六个活动进行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课外阅读、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统整在“做个问不倒的小博士”的主题情境中,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在语言揣摩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科普文语言的特点。继续强化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第一个任务是“探寻自然的奥秘”。首先学习《琥珀》和《飞向蓝天的恐龙》,带领学生到蓝天、森林和大海中探寻自然的奥秘,解开“石头书”中的秘密。教学这两篇课文时,可先组织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选择并结合学生的疑问点、兴趣点组织教学活动,让本单元“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的语文要素得以落实。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将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进行整合教学,指导学生掌握解决阅读中产生的疑问的方法。指导学生介绍那块琥珀的形成过程和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时,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想象自己是博物馆的解说员,向游客介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交际意识。

第二个任务是“新科技发布会”。把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前置学习。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说新闻”。每时每地都会涌现出许多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新闻,不仅能拓宽语文学习的路径,也能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第一项内容是词语的新义。学习这些词,了解它们的新含义,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积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播放纳米机器人在人体血管中巡游的视频和“嫦娥一号”“玉兔二号”的图片,引出“纳米技术”和“飞天圆梦”的话题。学生对于高新的科学技术往往充满好奇,这是他们进行文本阅读的内驱力。教学时,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选择文中感兴趣的话题与同学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疑问,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纳米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知识,然后结合课文与搜集的资料,向同学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纳米技术和航天技术。在学习课文内容、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我是小小播报员”的活动,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以播报员的身份介绍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和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历程,说的时候,教师要留心学生是否把一些科技术语说正确了。

第三个任务是“我的奇思妙想”。 首先读一读“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科普读物。阅读这类作品能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要通过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认真组织学生阅读的活动,搭建平台让学生展示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的实效。然后进行习作的教学,引导学生展开奇思妙想,写自己想发明的一种神奇的东西。这类作文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本单元中琥珀的形成、鸟类的演化等,都能启迪学生的想象。学完这些课文,让学生写一种想发明的神奇东西,搭建了学生自由放飞想象的舞台。教材中例举了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四种神奇的事物。这四种事物分别从组合、改变功能、凭空想象、变化四个不同的角度启迪着学生的发明创造。

本单元的课文与科学有关,语言表达严谨、准确,但又不乏生动。教学中,可带领学生品读文本中的一些重要语句,在语言揣摩中,真切地感受科普文语言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并以一些关键问题带动教学,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在短期内解决,不同的问题应有不同的解决方式与时长等。 

PPT角落LOGO

口语交际:说新闻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走进社会,了解天下大小事,继续训练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

3.通过组织发布新闻和评议新闻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清楚、连贯地表达。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准确传达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交流时能清楚、连贯地表达。

教学策略

1.广泛了解新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类,搜索其中的一条重大新闻,然后,选取其中最主要的内容,采用网络复制粘贴或打印图文等方式将新闻保存下来。

2.范例引路,总结说法,自主练习,巩固学法。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出示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们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家事,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而不是死读书。

师:生活产生新闻,新闻充实生活。当我们把生活中的新鲜事记录下来,就是新闻;当我们把看到或者听到的新闻,来和别人交流,就叫作——说新闻了。

今天这节口语交际课咱们就一起来说新闻。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新闻这一文体,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

 

二、与课文比较,初步了解说新闻要点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1.出示《千年梦圆在今朝》第5、6自然段内容

师:在我们刚刚学完的第8课中,课文这一部分的事例就是回顾了当年新浪网登载的关于“神舟五号”的一则新闻:

2.截网页的新闻进行播报

课件出示: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14圈后,于次日6时23分在内蒙古阿木古郎草原安全着陆。

师:对比一下,课文在说这一则新闻时,注意了什么?

生:它们都是在介绍“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这件事,所以,作者注意了把新闻讲清楚,很真实。 

课件出示:

真实

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师:为了在跟同学交流新闻时,突出它的真实性,我们还要注意什么呢?

生:说明新闻的来源

课件出示:

真实

说明新闻的来源

师:想一想,你们的看到或听到的新闻都是从哪些渠道了解到的呢?

生:报纸、电视、广播、网络…

师:是呀,这么多信息通道,让我们随时都能了解到国内外的新闻,让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越来越近。我们在说新闻时,一定要把它的来源说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与课文的对比,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多渠道、多方面了解新闻,关注时事。】

三、关注标题,进一步了解说新闻要点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新闻标题,你有什么发现呢?

课件出示:

      2023年5月22日,“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在陕西汉中举行

      2023年5月28日,C919国产 大型客机圆满完成首次商业飞行

      我国成功举办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本市新增一座儿童游乐园

从内容看,有科技的、体育的、民生的,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领域的新闻,拓宽自己的新闻视野;

从地域看,有全国的、有地区的、也有身边的,我们可以关注不同地方的新闻。

你们对哪一方面的新闻感兴趣呢兴趣点就是我们说这则新闻的原因,所以说新闻还要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标题,进一步了解说新闻的要点。其内容广泛、地域广泛,大家说新闻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四、例文引路,学说新闻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说一说近段时间大家最关注的一则新闻吧!

1.范例一,引出学法

课件出示:

停课不停学    网络云学习

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

    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不能面对面上课,就搭建云课堂。至于国家网络云课堂的开启时间,初定于多数地区原计划正常开学的2月17日。 (腾讯网)

师:你会如何与你身边的亲人、朋友来说这则新闻呢?在说新闻之前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说新闻时应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

说新闻要点:

★说明新闻的来源

★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师:大家先自己试着说一说吧!

生:妈妈,刚刚我在腾讯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教育部下发了通知,说是2020年春节开学要延期了,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过,我们虽然不能去学校上课,但是我们可以在网络云课堂学习,大多数地区初步定在2月17日开学。网络云课堂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肯定很有意思,我好期待呀!

师小结:根据学生的说新闻例文,教师边归纳,边呈现和完善说新闻要点:

这位同学说新闻时,首先说明了这则新闻的来源。

接着在讲清楚新闻时,做到了“准确传达信息”和“清楚连贯讲述”。“准确传达信息”是从新闻内容的角度提出的要求,要尊重新闻事实,不能更改新闻内容;“清楚连贯讲述”是从口语表达的角度提出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新闻事件讲明白,口头表达要流畅。

最后他表达了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课件出示:

说新闻要点:

★说明新闻的来源

★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

准确传递信息

清晰连贯讲述

★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2.范例二,巩固学法

生:老师老师,我知道了,说新闻就是要

课件出示:

说新闻

说明来源,说清内容,说出想法。

生:我也想试着说一说这则新闻,因为,我看完以后的感受和他的不一样。今天,我在腾讯网上看到了这则新闻,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的时间虽然延期了。 但教育部正在统筹整合国家、有关地方和学校相关教学资源,搭建云课堂。于多数地区2月17日就可以在空中课堂学习了。这真是疫情无情人间有情,在这么危机的时刻,还不忘我们的学习成长,给我们关怀。

学生边说边逐一闪现说明来源,说清内容,说出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总结说新闻的方法。自己尝试说新闻,巩固说新闻的方法。进一步落实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

五、拓展延伸,关注新闻

师:是呀,正如刚才那位同学说的,新闻通过这一则新闻,传递着国家、学校、老师对我们在疫情期间身心健康成长的深切关爱。其实,在这个非常时期,每天都上演着一幕幕感人又催人奋进的新闻。

师:这一段新闻,每每看到都让我忍不住泪目,我们的生活能如此平静美好,是因为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学生1:新闻1+1》里的这则新闻,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踏上奔赴武汉的高铁,冲在了救援第一线,他是最勇敢的逆行者,我也要向钟南山爷爷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学生2:是呀,还有那么多医护人员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从上海、广州、浙江、北京……全国各地驰援武汉,有了他们的加入,我相信武汉一定能打赢这场仗,武汉加油,武汉必胜!

师总结:同学们,新闻可以让人们足不出户遍知天下大事。虽然我们现在只能在家中进行学习,然而,深处疫情时期的此时的我们又怎能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长大做一个怎样的人?现在应该做什么?”用这个带着哲思的话题,去观察当今发生的一切,用这样的思考去了解各种新闻消息,去理解自己应该具备的大爱小德、责任担当!最后老师将开课时的对联送给大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时事新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板书设计

                说明来源

说新闻    说清内容

                说出想法

作业设计

关注新闻,选择你感兴趣地说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教学反思

“说新闻”要求“在你最近了解到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这规定了交际的内容是“自己看到或听到的各种新闻”,“发布”要在查找、整合信息的基础上,培养现场表达、交流能力。“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这要求讲的同学要讲述得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仔细,这是过程与方法。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沟通课内与课外,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情境,加强对交际语言的规范与指导,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与课文对比,让学生明确新闻要具有真实性,把新闻讲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接着,通过新闻标题,了解了新闻的渠道多,新闻涉及的范围广。然后,通过例文,总结说新闻的方法。自己尝试说新闻,巩固说新闻的方法。进一步落实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最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新闻。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快乐读书吧:十万个为什么

教学目标

1.对科普作品感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2.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3.了解科学世界里的奥秘,乐于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

保持对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教学难点

能自主阅读科普作品,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问题,能试着用课上学过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策略

1.将以前学习的读整本书的方法迁移到本单元“快乐读书吧”荐读作品的阅读中去。

2.迁移前面课文中习得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提问、写批注等。

3.利用“小贴士”的功能,指导阅读科普作品的方法。

4.运用“联结”策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导入阅读主题

1.回顾学法,谈话导入(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其实面对身边最为平常的事物,我们也可以提出许多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喝水?为什么水能灭火?为什么水不会燃烧?……请大家也试着提一提吧!这些平淡无奇的事物,引发了一个个“为什么”。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到科普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吧!科普读物用轻松的语言表达专业的科学道理。

2.了解封面、封底,激发阅读兴趣

师: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了解其中之一——苏联作家米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提到书名,你一定会疑惑,书中真的有十万个问题吗?不是,书名来源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约瑟夫的亚德吉卜林的诗句。

课件出示:

五千个哪里,七千个怎样,十万个为什么。——卢·吉卜林    

这里的数字用来形容问题之多。

师:当我们捧起这本书,最先做什么事?(出示书籍封面)请仔细阅读这本书的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书名

生2:作者

生3:译者

生4:出版社

师:米·伊林,苏联著名的科普作家,可以说是“十万个为什么”的鼻祖,他的科普作品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相机介绍作者)

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封底,你还能发现哪些信息?(生交流)

生1:封底也有书名,还有书的价格和条形码。(出示封底图片)

生2:条形码用来存储书的相关信息,比如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等。

【设计意图:紧扣本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采用“提问”的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导入科普作品这一阅读主题自然就水到渠成。引用英国作家的名言,引导学生预测书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导读封面、封底、扉页、目录、结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初步了解整本书的大概内容及独特的写作形式。】

二、品读文段,指导阅读策略

师:在这本有苏联作家米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中,作家带我们进行了一次屋内旅行。他都在哪些站点进行旅行呢?请你浏览目录,找出作家的旅行轨迹。

师: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作者从自来水龙头写到火炉再到餐桌和炉灶,接着厨房锅架,然后晚会在淘衣柜同学,你看跟着旅行轨迹来阅读这本书,线索就更清晰了。原来目录中也藏着读书的小窍门呢!

师:现在,请你也来一次屋内旅行,把你感兴趣的问题记录在本子上,你可以按下暂停键以作等待。

1.学生自读目录,记录感兴趣的问题(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这儿有几位同学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课件出示:

☆古代的锅和我们的是一样的吗?他们怎么烧饭呢?

☆玻璃是怎么发明的?生米没有粘性,为什么煮熟的米饭就有粘性呢?

2.你的问题是怎么样的?是不是没想到熟悉的家里竟藏着这么多的奥秘?大声读一读你的问题吧。

3.同样是提问,那么提问有没有窍门呢?我们来看看米伊林的提问。请你比较一下自己的提问和米伊林的提问,想想你更喜欢哪个,大声的说一说。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作者的思考从柴的声音开始,注意到柴火上的烟,又联想到了同样用来燃烧的煤油,与此同时还想到了马铃薯,甚至对比了不同制作方式的马铃薯为何不同,你发现了吗?他是怎么提问的?

生:伊林的问题是相互联系,且层层发展推动我们的思考。

师:也许会说作者的语言更生动有趣。例如,提到了又又湿又冷的东西来灭火。竟然想到了没有。还补上一句。不,你还是不是为好?一试就得报火警了。作者仿佛在跟你对话并且还是很幽默的方式对话,这样的语言虽然自然吸引人啦,相信你发现了把相关的问题串联起来,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这样就能使提问变得丰富而有趣。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读科普作品也不简单哦,要有一些特别的方法。阅读科普作品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科技术语。这时候要运用在课上学过的方法,试着去理解。读完后还可以想一想,这本书讲得有道理吗?关于这个问题,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根据你的读书经验,你认为阅读这类书籍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生1:看问题、找答案、记知识。

生2:一边阅读一边写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生3:读文章的时候,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都可以写批注。可以圈画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空白处写写批语。

4.来,我们试着读懂这个片段,你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进行阅读,让老师等等你吧。

师:你是怎样读这本书的?

课件出示:

①制作作家名片;②配乐诵读精彩片段; ③看图讲述书中故事;④实验演示科学原理;⑤小品表演某个章节;⑥展示优秀读后感;⑦展示科普手抄报;⑧展示优秀读书笔记。用探究的精神来阅读,能在阅读时带来更多思考,带着探索的精神去读,探究现在的研究成果。再来体会文章,你一定能够成为举一反三的学习小达人

【设计意图:遵循“从整体到部分”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目录预测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指导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主运用方法策略,初步感知内容的有趣和语言的生动。】

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1.推荐书目,拓展阅读

学会阅读的小窍门,我们就能自主阅读更多优秀的科普作品。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几代人的科学启蒙作品。1961年,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诞生了,书名借用了伊林的标题。作家叶永烈撰写篇目最多,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大二的学生。他小时候就是读着伊林家厨房里的科学故事长大的。李四光、、华罗庚、茅以升、苏步青等曾为该书第二版审稿。

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书中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乘坐热气球能环游世界吗?时光能倒流吗?为什么飞机不像鸟儿一样扇翅飞行?地球究竟正在变冷还是变暖……

师:在我们的语文书上就推荐了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高士琪《灰尘的旅行》,还有贾兰坡《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的几部优秀的科普作品。

  师:《四川教育》1986年6月的《灰尘的旅行》浅析曾这样评价,作者采用比较、分类、举例子、列数字几种说明方法,并辅之以比喻、排比、设问的修辞手法,从灰尘的来源、公用、危害及控制措施的方面具体地介绍了有关灰尘的一些常识,生动形象地让人感受到灰尘是一位永不疲倦的旅行者。另一部同样优秀的科普作品。《森林报》微信读书自然与文学融合的经验,《森林报》一文这样评价他维比安基,他擅长描写用艺术的语言,轻快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情节,让那些美丽神奇的动物永远活在他的书里。这部书将生物真相常识性知识与浪漫性和童话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取得了很大成功。

同学们,每本书都是一个小世界,如果你已经读完了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你可以参考这些推荐意见,再选择一本进行阅读。

2.自制读书计划表

师:接下来是我们今天的作业,选择喜欢的方式,列一张读书计划表,你可以选择思维导图,用导图的方式计划摘抄感想与运用罗列出要点,也可以选择摘录方案,书名介绍词句与感想等清晰划分出来,当然阅读计划表也是好方法,简约又不简单的记录每天的阅读收获,选择喜欢的方式列一张读书计划表吧,相信你会是一个很棒的阅读者,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同学再见。

【设计意图:根据科普作品的特点来设计阅读记录单,为学生搭建课外阅读的脚手架,对后续阅读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具体的规划和指导,以此推动学生持续而深入地阅读。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从“这一本”走向“这一类”。采用思维导图、试题设计等形式,整体规划、设计选读书目的阅读过程、方法以及交流方式,真正实现课外阅读量的增加和阅读能力质的飞跃。】

板书设计

                   看问题  找答案  记知识

快乐读书

                  做批注

作业设计

选择你感兴趣的书读一读并做好读书计划。

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快乐读书吧”的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课外阅读课程化的编写理念,重点抓好整本书阅读的三个关键点——读前指导、读中推进、读后分享。

1.读前“引趣”。

一是采用提问策略,引导学生面对平常的事物提出有趣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激发其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二是采用预测策略,让学生读诗句,猜测整本书的书名,读目录时,猜测章节内容,利用已知推测未知,从而体验自主发现的乐趣。

2.读中“品趣”。

感知科普作品的有趣。通过品读精彩的章节、讲述有趣的故事等,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内容与语言的有趣,巧妙渗透阅读方法。

3.读后“生趣”。

鼓励个人、小组用有创意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采用角色朗读、情节讲述、表演、绘制思维导图、实验演示等方式,从作家介绍、全书梗概、精彩内容、读书笔记等方面,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成果,并通过评选“阅读之星”,对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进行多元评价。此过程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读一本书是一次愉快的旅行。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第一课时

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乐乐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四下的第二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我们知道潜水艇是根据鱼发明的,飞机的机翼是根据蜻蜓的翅翼发明的,雷达是根据蝙蝠发明的,鲁班发明了锯子,是受到了有锯齿的茅草的启发而发明的。

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不便,从而让我们产生了新的想法,生产出了便利于人们生活的新产品,比如移动电源、烘干机、自动晾衣机、叠衣机、切披的工具、更实用的烛台。同学们,你们想过做一名小小发明家吗?又想发明些什么呢?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想发明一些神奇的东西。比如会飞的木屋、水上行走鞋、时空穿梭机、会变大变小的书包等,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功能,让我们把它写出来,可以参考下面的提示,想想自己要写的内容,还可以把你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帮助自己描述。

我们看到课文给我们举了几个例子,会飞的木屋样子,木屋下面有四个轮子,木屋两侧有机翼,像一架没有头和尾的飞机。它还有多种功能,能够居住、遨游太空、环游世界,自动报警、自动处理。写完后,把习作和图画给同桌看看,让同桌说说你是否写清楚了。

写作思路:我们看一看我们的奇思妙想可以是发明什么呢?写想发明的东西前,先要想一想,目前人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便或烦恼的事,可以从衣食住行、学习、环保等方面着手,然后想象发明某种东西来解决这些不便或烦恼。因此,要写清楚发明的现实意义,也就是发明带给人们的好处或便利。我们可以写这样一些事物: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影桥;二、风格多变的建筑物——手提房;三,方便实用的生活用品,失物应答器。四,功能独特的学习用品、声控字典;五、新型的医药用品,能去除苦味儿的药瓶盖;六、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如雾吸收器、废电池分解器。

你想发明什么?为什么呢?我们来吐槽生活学习环境中不便利、不好的一些情况,发现生活中的需要。生活,包括衣食住行。我们发现衣服容易脏、容易过时,很快穿不了。食物容易被过度喷洒农药,有食品安全问题,口味单一。住有造型单一、不可移动、不能变换装修风格、打扫不变的困扰,行有交通拥堵问题,不能变形,交通工具尾气污染严重的情况。学习中我们发现教室他可以把麻烦课桌椅子坐久了不舒服,老师讲课费嗓子。钢笔有写错字,不便于修改,总爱弄丢只能怪一种墨水的问题。书包太大、太重,外表没有个性,书包里乱七八糟,容易脏。记忆力容易出现问题,忘记,作业背书困难,学过知识总是忘记。环境中有海洋污染、有乱丢废弃物的现象,有雾废气的污染,有噪音污染、海洋污染。出现漂浮的塑料袋;工厂随意排放污水,乱丢废弃物,出现了垃圾不分类,垃圾桶很脏。雾废气来源于汽车尾气,工厂排放毒气、噪音污染、有音乐污染、汽车的鸣笛声音污染,这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呢?你又会发明什么呢?怎么发明?发明创造方法。

方法一、创造奇迹组合法。就是把多种功能。成相加组合。

方法二,不断发明法。找出问题或困难,解决问题。需要发明法。需要乃发明之母。请大家现在开动脑筋想一想,你想发明什么呢?你会给他你一个怎样的问题?这个发明的物品样子是什么样的?它具有哪些奇特的功能呢?现在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进行思考。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篇文章的谋篇布局。新事物的产生总是有一定原因的,因此要写清楚你的小发明诞生的原因,以及小发明好在哪里?要写得生动有趣,不能像说明书那样枯燥。还可以大胆设想一下,人们是怎样使用它的,给人们解决了哪些难题或带来哪些方便,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如何,能否得到推广呢?这样的文章才更丰富完整。习作的开头可直接说明所要发明的事物,也可描述一种情景,引出所要发明的事物,还可提出问题。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再过渡到所要发明的事物,即做的主体,要详细介绍所要发明的物品的样子及其功能。文末可用一句话自然结束,也可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总结全文。

我的奇思妙想,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提纲吧。在文章的开头第一段,要开门见山,交代想发明手提房的缘由。比如搬家可真麻烦,又要装修,又要搬东西,我想发明一个手提房。文章的中间在第二自然段中,我们可以详细描述手提房的样子,那是一个可大可小的房子,缩小的时候像一个小手提包,很轻便,要变大的时候,只要按一下手提包的放大按钮,一座美丽的房子就会出现在你眼前。中间的第三自然段,可以具体叙述手提防的功能之一,能变形。它不但可以在发洪水时,变成船在水上航行,而且可以在地震时,变成飞机在天上飞翔。中间的第四段,可以具体叙述手提房的功能之二,能防火,即使屋外发生火灾,屋内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第五自然段,可以具体叙述手提旁的功能之三,能调温。它可以调温,冬暖夏凉,能吸收废气,释放出新鲜的空气。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照应开头,期待手提包早日面世。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相信这种多功能房子的发明创造将不只是一个梦。

下面想向同学们传授几个锦囊妙招,立足生活,展开想象。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源于生活,比如有的同学想到,如果把喝饮料的吸管变硬,我把吃饭的筷子掏空,不就把吸和夹这两种功能合在一起,做到一物两用了吗?还有的同学想象更大胆,他们想发明新型的航天飞机、深海探宝器、水面行走鞋、轻便折叠巧。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肯定能有好点子。我发明的太阳能汽车,不用加油。还有有毒气体的排放,非常环保。那汽车能大能小,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随意变化,不做时可以把它变得比拳头还小,如同玩具一样,装在口袋里。要是外出旅游,可以不住宾馆,汽车就是一间豪华卧室,电视、空调一应俱全,因为他有用不完的能量啊。这个作文片段描述了太阳能汽车不用加油,能像金箍棒一样随意变化,这解决了现实生活中汽车污染大、不便于停放的两大弊病,既实际又大胆。

第二招,思维导图帮助构思本次习作,写自己的一项小发明,在写作前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像小发明的样子、功能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动笔把这些内容写下来,就不会杂乱无章。比如多功能书包。他的样子是这样的。多功能书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这样是不是更清晰呢?

第三招,多种说明介绍事物。第一,列数字,说明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能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二、做比较说明,介绍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将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三、举例子说明。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能把比较复杂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说得具体明晰、通俗易懂。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晚一周甚至一个月。

这个句子将现在与未来药物的药效进行比较,说明了纳米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未来的汽车车身的颜色是可以变化的,能随着主人的心情和喜好发生改变。比如主人心情不好时,它能变成蓝色,像忧郁的精灵提醒朋友们给他以安慰;主人心情愉快时,它能变成红色,像热情的火焰,召唤朋友们来分享吧。是快乐。这个片段在写车身颜色的时候,作者列举了主人心情不好时和心情愉快时两个例子,把车的变色功能介绍得比较具体。第三招,分类介绍具体清晰。要说明事物的特征,从单方面往往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写未来的服装,可以从保暖性、透气性、舒适性等方面来说明企业未来。它的食物可以从口感好、纯绿色、营养全面等方面来说明,写未来的交通工具可以从直升上天、水上漂移、地上行走等方面来说明。数千万年后,他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为。送可爱,以植物为食。这个片段采用分类介绍的方法,从生活习性、身体形态、性情三个角度介绍恐龙家族的形态各异,而且每一个角度又列举两种恐龙进行比较,层次清晰。

下面老师给大家积累一些语言,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进行积累。写奇思妙想的词语,写科技进步的词语。写发明外观的句子。写发明功能的句子。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精彩开篇。小作者开篇以新型眼镜的口吻进行自述,介绍了自己的外观功能等,让人耳目一新。还有使用畅想未来的精彩结尾。其作结尾唱响和平炮弹,维护和平,未来世界欢乐美好的画面,抒发了小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会了审题。我的奇思妙想是基于生活中出现的不变或者问题而产生了一种新的想法,因为这一种需要我们想发明些什么。我们可以写出奇思妙想的事物的外形、功能等,并列出了提纲,展示了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分别可以怎样写。

那么课下请同学们完成:一、列出我的奇思妙想这篇习作的提纲。二、想一想怎样开头结尾。

如果你想更深入的学习,可以参考以下书目。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第二课时

欢迎来到状元成才路慕课堂,我是乐乐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四下的习作二,我的奇思妙想。上节课我们给习作列出了提纲,第一段我们可以开门见山,点明我的奇思妙想是什么。文章的中间部分可以介绍我想发明的事物的外形和功能,文章的结尾可以抒发我对发明事物的想法,我期待我想发明的事物早日面世。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路例文。

我想发明“失物应答器”。现在,我特别特别想发明一样东西。我相信,这样东西一定也是你特别特别需要的,那就是——失物应答器。例文的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点明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是失误应答器。

在生活中,有的东西真的太喜欢玩消失了。需要用的时候找不到,你就会急得团团转。有了这个失物应答器,只要把它安装在容易丢失的物品上,当物品不见了,你只需要按下遥控器上的“找回”按钮,应答器就会发出“嘀嘀嘀”的声音,同时,遥控器的显示屏还会显示出物品所在的位置。文章的第二段介绍失误应答器的功能和用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我想把失物应答器安装在爷爷的老花镜上。爷爷平时不戴眼镜,看报、看电视的时候才需要戴。正是因为时戴时不戴眼镜常常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流窜”。如果有了应答器,它就能随时响应爷爷的召唤,爷爷就不会因为找不到眼镜而错过自己喜欢的节目了。我想把失物应答器安装在奶奶的钥匙上。在我们家,奶奶负责买菜。奶奶出门买菜的时候总会找钥匙,常常耽误出门的时间。有了应答器,她就不用担心钥匙不现身了。我想把失物应答器安装在爸爸的袜子上。爸爸的袜子经常会少一只,一双袜子少了一只就没法穿了,这造成了多大的浪费啊。有了应答器,爸爸的袜子就会成双成对、“白头偕老”了。我想把失物应答器安装在妈妈的发夹上。妈妈取下发夹后,常常都是随手一放,过后又不记得放在哪里了。有了应答器帮忙,妈妈再也不会抱怨是我们把她的发夹弄丢了。文章的第三到第六自然段采用排比段落结构,清晰,联系生活实际,具体写事物。应答器安装在不同的物品身上,能帮助大家找到各自爱弄丢的物品。

我需不需要失物应答器的帮忙呢?当然需要啦!我都不知道弄丢过多少块橡皮和多少支彩笔了。如果给它们都装上失物应答器,我就不用老买新文具,这样能给家里节约不少钱呢!文章的第七自然段运用设问句结果,同样需要失物应答器帮忙找文具。

失物应答器真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小朋友们,你们是不是也很需要它呢?第八自然段,总结失误应答器的功用。钥匙、眼镜、手机、钱包、公交卡……谁敢说自己没三番五次地找过这些东西呢?如果文中的“失物应答器”真的出现在了超市里,一定会被一抢而空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好多其他的需求,比如怎么解决鞭炮和烟花的噪声及空气污染问题?怎么防范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怎么排队更有效率?只要开动脑筋,每一种需求都可以催生出一种有趣的发明构想哦!

引路例文的成功之处在于,实际需求,展开想象。和“星际电梯”“变形汽车”这些构想比起来,小小的“失物应答器”实在有点微不足道,但它却是大家在生活中迫切需要的东西。从最实际的需求出发展开想象,当然能写出最能引起共鸣的好作文。二、语言活泼、生动有趣。文中多处运用拟人手法,如,“眼镜常常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流窜’”“有了应答器,爸爸的袜子就会成双成对、‘白头偕老’了”,分别生动地写出了家人丢三落四的生活场景和“失物应答器”的作用。三、构思精巧,层次清晰。习作开头直接点明自己想发明的物品,中间写发明物品的用法和功能,运用“我想把失物应答器安装在……”的句式,排比构段,结尾总结小发明是“生活中的好帮手”。全文构思精巧,层次清晰。四、举例说明,具体可感。写小发明的功能,举出实例,如帮爷爷找老花镜、帮奶奶找钥匙、帮爸爸找袜子、帮妈妈找发夹、帮自己找文具,足见“失物应答器”的确是家庭所需,人人所需。生活画面感极强。

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优秀例文《未来的智能衣服》。

文章的开篇,以设问开篇,引出想发明的物品是一件智能衣服。第二段不仅介绍了智能衣服的特殊材料,还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详写智能衣服能根据季节改变颜色和款式的功能。文章的第三段叙述现实生活场景介绍,智能衣服还具有防水和潜水服的功能。第四段略写。智能衣服还可以充当睡袋的功能。第五段点明中心表明用智慧和勤劳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小作者对未来的衣服做了大胆的想象,从特殊材料到奇特功能,条理清晰,语言流畅,特别是结合生活情境举例说明,详细地为读者介绍了智能衣服的功能及使用方法。读罢让人对未来的智能衣服感到神奇,充满向往,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

下面我们来改一改这篇文章,文题《保姆机器人》。

我想发明保姆机器人。第一段开头应该叙述发明的原因,说明保姆机器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我们可以改为许多家长都因为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小孩儿,上小学的孩子没有大人的接送很不安全,上幼儿园的小孩没有大人的陪伴也很孤独。所以我想发明保姆机器人。在这里我们补充保姆机器人发明的原因,以及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段,保姆机器人跟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水灵灵的大眼睛,小巧玲珑的鼻子,樱桃似的小嘴可漂亮了。他的围兜上有一个万能小口袋,里面什么都有。他有一间古老的大披风,抖一抖什么事儿都能办好。他还有一双古怪的船鞋,能在水上行走。第二段,想象保姆机器人的长相跟人很接近,较合理,但万能小口袋,古老的大披风,古怪的船鞋,这三样服饰有些脱离生活实际,像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那我们可以怎么改呢?从外形看她是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孩。她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实际上那是扫描仪;她的心脏装着一个芯片,功能无比强大;她的智商也非常高。我为它设计了许多功能,有“读书键”“美食键”“绘画键”“医生键”“音乐键”,等等。

它的用处可大了,可以帮我们做许多的事情。

比如,可以照顾小孩儿生活,辅导小孩学习,和孤独的小孩儿一起聊天、玩耍……这样小孩子就会开朗许多。第四段,可以用举例子、分类、理解等多种说明方法,能把机器人的功能介绍得更具体清晰。

“读书键”负责学习,有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等。“美食键”储藏了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可以事先预定时间,点上想要吃的菜,如意大利面、牛排、寿司等,到一家人回到家时,保姆就会为我们呈上一桌美味佳肴。“绘画键”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可以欣赏世界名画,二是可以教小朋友画画。“音乐键”储存了许多世界名曲。“朋友键”是充当我的好朋友,当我无聊孤独时,它可以陪我一起玩耍;当我烦恼时,它很善解人意,会逗我开心。

“医生键”是我要隆重介绍的一个功能,当家人生病时,他会为家人诊断患了什么病,并给家人治疗,不出门就能把病治好。当爸爸腰痛时,他会为爸爸按摩,减轻疼痛;当我发烧时,他会为我端水喂药。文章的最后一段,你觉得我发明的机器人怎么样呢?

第五段结尾还可以点明发明创造的意义。这里我们可以这样改。我盼望这款机器人早些问世,让大家都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和方便,享受到生活的快乐。

同学们,请你们再来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尝试着修改一下吧。同学们,如果你们还想深入学习,可以参考以下书籍,状元成才路,祝你学习进步。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吾课网**** 

PPT角落LOGO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 学习12组形近字,会认12个生字。

3.与同学交流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并学会运用。

4.积累古诗。

教学重点

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近年新出现的和一些有新的含义的词语。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的教学可以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是怎样解决的,再联系实际,在阅读中加以运用。

2.“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两组词语,可以与同学交流或查资料了解。对于第二题,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所用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在语境中体会其作用,再仿照例句学习运用。

3.“日积月累”先让学生读熟古诗,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学前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

2.区分同音字、形近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导入新课

师:第二单元的课文学完了,咱们跟随着文字展开了一段神奇又特别的科学之旅。我们跟随着科学家的想象了解了琥珀的形成过程;知道了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感受了纳米技术的神奇;见证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巨大成就。科学之旅,真令人神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继续观察、发现、思考。

2.课文回顾(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回顾一下这个单元我们所学的课文,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运用老师交给我们的方法,比如说查词典,换近义词,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生2: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会问老师或者是爸爸妈妈,有时候也会和同学讨论。

生3:我最喜欢上网查找资料,我觉这个办法直接又高效。

3.学习“交流平台”(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的解决方法真多啊!我们一起到“交流平台”看看,那几位同学有什么高招吧!

课件出示:

我通常会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

查资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懂的问题。

我是请教别人后知道的。

师:你们都想到了一块,正所谓是“英雄所见略同”,你们都是爱思考、会动脑的孩子。

师:你在阅读时,你是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联系本单元学过的课文具体说一说吧。

生:我记得我们在学习第7课《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文中出现了很多科技术语。

课件出示:

纳米 微米 涂层 碳纳米管 隐形战机 癌症 病灶 缓释

①通过查词典,我知道了                  是长度单位;         是生有恶性肿瘤的病;机体上发生的病变的部分。

②通过查资料,我知道         指为了防护、绝缘、装饰等涂布于物体表面的薄层。

③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缓释”就可以用课文“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来解释。

生:在学习《琥珀》这一课时,我通过换近义词的方法,知道了晌午就是中午的意思。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中午)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大约)(大概)

师小结:看来,查字典、词典,换近义词、联系上下文都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生:我们学习《琥珀》这篇文章时,我不明白为什么“松脂球为什么会变成化石?”,通过查资料我知道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在网上查找到的资料:

课件出示:

●时间。学术界一般讲1万年以上的东西才称为化石,而琥珀这样的化石,一般的时间都是几千万年。时间使得琥珀的自身分子构造更稳定,更容易收藏,更有价值

●被埋藏,而且是比较细的埋藏物。一般说来,埋藏物颗粒细腻,比如火山灰、细细的淤泥,都是容易形成好的化石的埋藏物。如果埋藏物颗粒过粗,那么生物或者埋藏体就容易被细菌分解,或者被其它物质毁坏,就很难形成化石。

●缺氧的埋藏环境。这样的条件下,细菌不容易分解埋藏物,也是形成化石的重要条件。

●比较浓的碳酸盐、硅酸盐水浸环境也非常容易促使化石的形成。

●压力和热力也能促使琥珀的形成。

    总之,琥珀的形成需要的条件还是很多的,也是很苛刻的。能留下成为琥珀并被人们发现的概率,想必是万中仅能取以一二而已。

师:查找到的资料是对课文内容的有益补充,让我们更加清楚了解了松脂球变成化石的必要条件。网上的资料内容丰富、但也需要我们学会判断、选择、取舍,找到自己需要的为我所用。

师:《琥珀》一文中,多次写到太阳,这样的想象有依据吗?

生:因为只有太阳火热,温度才会高,松树才会渗出松脂,继而包裹住苍蝇和蜘蛛,形成松脂球,我是联系生活经验来推测的。

生: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时,我开始没读懂恐龙的演化过程,通过与同学交流讨论,抓住重点词句分析,终于弄明白了它的演化过程。

师: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这篇课文时, 关于“我国在航天领域还有哪些才能的成就?”我专门请教了在航天宇航局工作的王阿姨,她告诉我:

4.延伸拓展。

课件出示:

干酪里的小孔是从哪里来的?

假如,凝乳放在地窖的时间太长了,细菌的工作就会继续进行下去,最终把凝乳变成干酪。干酪里的小孔与面包里的小孔是一样的,都是由二氧化碳制造出来的。

可是,这里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由细菌制造出来的。

为什么干酪放了很长时间也不会变坏?

因为干酪的表层有一层皮,使他不会完全变干,并且保护它不受到细菌的侵害。

据说,瑞士有这样一种风俗:在孩子出生那天做一大块干酪,上面记录着孩子的姓名和出生日期,每当过生日的时候就把这块干酪摆在桌子上。这块干酪会陪伴着这个人从摇篮一直到坟墓。干酪的主人去世之后,就把它留给自己的孩子。

瑞士的报纸曾经报道过这样一大块干酪:它已经有120岁了,据说味道还很好,而他的“爷爷”在不久之前才刚被切开吃掉。                 选自米·伊林《十万个为什么》

1.选文一共提出了_______个问题,对于最后一个问题,作者举得例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作者据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

2.选文中有一些比较难懂的术语,比如“二氧化碳”,我会用_______的方法来处理,我得到的答案是_______

生1:选文一共提出了3个问题。对于最后一个问题,作者举得例子分别是瑞士用干酪伴随着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风俗和120年的干酪味道还很好,作者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干酪不受细菌的侵害,保存时间长。

生2:“二氧化碳”这个术语比较难懂,我是通过查资料了解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也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重。动物呼吸时吸入氧气,吐出二氧化碳,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师: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在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用什么办法解决呢?

生1: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时候我们单独看一句话,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我们联系上下文的内容,往往就可以理解作者这样说的意思了。)

生2: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课文中有些句子的含义比较深刻,如果仅从字面上去理解,很难把握句子的准确含义,这时候我们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生3:查资料帮助理解。(有些句子,我们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等方式来理解。)

生4:请教他人。(遇到非常困难、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向老师、家长或有经验的人请教,请他们帮助解答。)

师小结:在这个版块里,我们回顾梳理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愿意开动脑筋,多思考,我们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交流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习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后,联系课文内容加以运用,最后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识字加油站

(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能尝试着解决了,方法真管用!现在让我们来到“识字加油站”,大家可以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呢?

1.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词语,出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自己想办法尝试认识。

★观察上下两组字,说一说前面的字和后面的字是什么关系。

师:哪些字音比较难度准呢?

生:宾——前鼻音,政、廷——后鼻音

师:生字游戏,去掉拼音还能读准他们吗?

师:说一说前面的字和后面的字是什么关系。

生1:一组是前面的字减偏旁后变成后面的字,一组是前面的字加偏旁后变成后面的字。

生2:我还发现每一组前后两个字,自行相似,字音相同或相近,他们都是形近字。

师:有哪些词语是你不太理解的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呢?

生:赠予——赠送  吉利——(吉祥)

生:(查词典)浏览:粗略,快速地简单看一下。

师小结:增加或者去掉偏旁,使汉字变异成其他字,这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之一。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加偏旁或减偏旁的方法来识记。同时,汉字的意思多和他的偏旁有关,我们在阅读、运用时可以通过观察偏旁的不同,来区分并选择合适的汉字。了解了这些规律以后,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推测,但是也不要忘了通过查字典或其他方式加以确认哦!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同学已经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用开火车、去拼音等方法,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的识字教学效率,达到了识用的结合,突破了教学重点。】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例句中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学会运用此法介绍一个事物。

2.积累和理解一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

1.学习新含义的词(语文要素: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师: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语文园地。咱们先来读一读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下面这些词语,有的是近几十年出现的,有的是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含义。

师:多媒体——可用计算机处理的多种信息载体的统称,包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图、像视频等。

生1: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融进了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我们上课用到的课件这就是多媒体的一种,他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生2:还有同学们熟悉的影视动画、数字电视、电子报刊、杂志,网络直播、点播这都是多媒体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师:云技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生1:对,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停学不听课,所依托的就是云平台、云技术。

生2:云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生3: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百度网盘,就是一种云储存技术。它可以存储大量的视频、音频、图片,极大的方便的我们的生活。

师:克隆——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

生1:这两只克隆出来的猴就诞生于中国,人们进一步研究克隆技术,期望能够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

师:互联网:由若干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成的网络。

生:我们现在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它,QQ、微信交流、网上购物、娱乐……互联网让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我们能够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

生:桌面原来指桌子上面用来放东西的平面。

师:进入计算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时,显现器上显示的背景叫做桌面。

生:原指窗户或墙上开 的窗形的口,如(售票处、挂号室等);

师:也用来比喻反应或展示精神上、物质上各种现象或状况的事物或地方,如窗口行业;

生:只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窗口程序,包括文档窗口和对话框。

生:潜水指在水面以下活动。

师:指在网络论坛、qq等互联网群中不回帖,不发言,不上线的单独个体行为。

生:文件夹用来保存文件的夹子。

师:计算机系统中存放在一起的一组文件的目录。

师:同学们,现在你对这些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词汇及其新的含义,了解了吗?

2.你能将近几年出现的新词与对应的意思连起来吗?

课件出示:

VR       一种虚拟现实技术,用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

5G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速度更快,信号品质更好。

佛系     看淡一切,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生活的人,也只不思进取的人。

师小结:学习这些词语,了解他们的新含义,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积累,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词语及其含义都是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增加、变化的。

【设计意图:通过认读词语,认识8个词语,通过讨论交流,了解这些新词的含义,训练学生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

二、作比较

1.读例句,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请你读一读这几句话,你发现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1:我们发现这几句话都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生2:第1句话中把“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和“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体现了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的外形特征。

生3:第二句话将把“直径为1cm的小球放到乒乓球上”,与“把乒乓球放在地球上”进行比较,突出了纳米小的特点。

生4:第3句话把“碳纳米管”与“钢铁”进行比较,突出了碳纳米管的结实。

师小结:通过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一种事物。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时,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与不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能够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增强说明的效果。

2.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师:你也能试着用这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一种事物的特点吗?试试看吧!

(1)这块草地的面积很大,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桃子十分甜,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学习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事物,可以增强我们对事物的说明能力。大家在以后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多多尝试用上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出示运用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并运用这种方法介绍一个事物,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了说明方法,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这种说明方法写片段的能力,一举两得。】

三、日积月累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本单元的日积月累。在这个单元的日积月累中,我们将要学到一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是不是很熟悉呢?我们曾经学过

课件出示:

其六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师:春暖花开的时节杜甫本想寻伴同游赏花,未能寻到,只好独自在成都锦江江畔散步,每经历一处,写一处;一连成七首,共成一个体系,同时每首诗又自成章法。今天我们要学到的是这组诗中的第5首。让我们先来读一读。

1.我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中,容易读错的词吧。同学们,你们都读准了吗?

2.下面听老师读,自己读一读,读准字音。大家读得真棒。

3.再读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自己试试吧!这一次,相信大家读得有准确,又有节奏感。

4.介绍作者

课件出示: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5.再读这首诗,大家还可以借助旁边的注释,试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生1:结合旁边的注释,我们知道这两句的意思是:黄师塔前江水滚滚向东流,温暖的春天使人困倦,我沐浴着和煦的春风。。

生2:一株无主的桃花开的正盛,我该爱那深红的桃花,还是那浅红的桃花?

生3:从诗题看,诗中有江、花、人。诗第一句交代了地点,提到了江。

生4:第二句交代了时间,即春天,同时描写了诗人懒困的神情。

师:为什么会懒困呢?

生:原来是因为春光融融,春风和煦造成的,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诗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师:“可爱深红爱浅红”一句,不仅写出了桃花争妍斗艳的景象,为画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而且透过诗句,我们好像看到了诗人在桃花丛中欣赏玩味、目不暇接的神态。

5.练习背诵古诗。

师小结:语文园地指引着我们发现了许多语文学习的奥秘,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语文能力。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寻的宝藏在等着我们,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

【设计意图:古诗是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引导学生读古诗、诵古诗、背古诗,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在学古诗的过程中,适当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背诵古诗。交给学生理解古诗的方法,也能方便学生课下自主积累。】

板书设计

              遇到不懂的问题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

查资料;

请教别人                                           语文园地二

同一字族

新词含义

作比较

描写景物的古诗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并适时进行了拓展,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在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自主识字,让他们轻轻松松地就认识了形近字、同音字。

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想象画面等方法,让他们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去感悟。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诗句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

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要多多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训练,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编辑:陈雪兰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南安市九都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